关键词:
4,4'-di-CDPS
斜生栅藻
背角无齿蚌
毒性
生物富集
代谢转化
摘要:
多氯代二苯硫醚(Polychlorinated diphenyl sulfides,PCDPSs)是一类含硫类二噁英化合物,已在水环境中广泛检出,具有较强的环境持久性,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的危害。截至目前,关于PCDPS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其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效应和代谢转化研究鲜见报道。本论文以典型的PCDPSs-4,4'-二氯二苯硫醚(4,4'-di-CDP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对斜生栅藻的毒性和在背角无齿蚌体内的生物富集和转化效应。采用室内模拟实验,重点研究了:1)4,4'-di-CDPS对藻细胞生长、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2)4,4'-di-CDPS在背角无齿蚌体内的富集效应和代谢转化途径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4,4'-di-CDPS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实验,发现藻细胞的生长随着4,4'-di-CDPS暴露浓度表现出促进-抑制效应关系。最低剂量的4,4'-di-CDPS处理(0.01 mg/L)下藻细胞生长产生了毒物兴奋效应,最高剂量组(2 mg/L)处理下藻细胞生长接近完全抑制。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了4,4'-di-CDPS的剂量与藻细胞生长抑制率关系,并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出4,4'-di-CDPS暴露24,48,72和96h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EC5o值)分别为1.736,1.172,0.994,0.820 mg/L,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4,4'-di-CDPS对藻细胞的与EC50值下降,毒性增强。(2)研究了不同剂量(10,50和100 μg/L)的4,4'-di-CDPS对斜生栅藻的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影响,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光合色素(Chl a,Chl b,T Chl和Car)的含量随着4,4'-di-CDPS的浓度的上升普遍下降。其中,Chl a和TChl对4,4'-di-CDPS的响应相对更为敏感,可以作为评估4,4'-di-CDPS对斜生栅藻细胞毒性作用较为合适的光合参数。4,4'-di-CDPS对藻细胞内抗氧化酶活体系(T-SOD、CAT和GPx酶)的影响体现出低浓度诱导-中高剂量抑制效应,说明低剂量的4,4'-di-CDPS处理下藻细胞中的抗氧化酶活体系能迅速反应以维持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而在中高剂量处理下抗氧化酶活系统已难以维持氧化平衡,细胞受到了氧化损伤。藻细胞MDA含量在中高剂量的4,4'-di-CDPS处理下迅速上升,说明中高剂量的4,4'-di-CDPS的出现使得斜生栅藻细胞出现了脂质过氧化。(3)通过半静态水体暴露,研究了不同剂量的4,4'-di-CDPS在背角无齿蚌不同组织(外套膜,鳃组织,足组织和内脏团)中的生物富集和净化效应。结果表明:4,4'-di-CDPS在蚌体各组织中的富集能力大小大致表现为内脏团>鳃组织>外套膜>足组织。4,4'-di-CDPS在背角无齿蚌体内的富集能力与富集时间和暴露浓度均呈正相关。4,4'-di-CDPS在鳃组织中的净化过程中下降最快,而在足组织中净化最慢。对比不同剂量4,4'-di-CDPS暴露下的k1值可见,在低剂量4,4'-di-CDPS暴露下也会引起蚌体很强的富集,并且剂量越低,富集能力越强。与kl值不同的是,不同组织中k2值与暴露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比不同剂量4,4'-di-CDPS暴露下的BCFs可见,4,4'-di-CDPS在背角无齿蚌体内具有较高的生物富集潜力,且在相同剂量下鳃和内脏的富集能力更强。(4)建立了 1 mg/L的4,4'-di-CDPS在背角无齿蚌体内的代谢转化实验,通过GC-MS分析比对,发现4,4'-di-CDPS在内脏团中生成了 4-mono-CDPS,4,4'-di-CDPSO,4,4'-di-CDPSO2 和 2-MeO-4,4'-di-CDPS 四种转化产物。推测4,4,-di-CDPS在背角无齿蚌体内三种主要的代谢转化方式:一是经过生物氧化作用,硫醚键上的硫被氧化形成二氯二苯砜或二氯二苯亚砜;二是发生甲氧基化;三是发生脱氯生成低氯代硫醚。